|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記者 鄭羿菲)美國對台關稅“20%+N”,嚴重衝擊台灣經濟。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對台關稅的高低與美國有沒有把台灣視為戰略夥伴,並沒有正相關。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可以變動的人,可能會對台降低關稅,但民進黨的對美談判策略就是“一讓再讓”,而開放萊豬、萊牛、開放美國醫藥進口、讓台積電上下游廠商赴美投資,美國都感興趣。
黃奎博也說,從蔡英文到賴清德,強調的都是多元進步價值,這些與民主黨較為契合的意識形態,但卻是特朗普的核心團隊最反彈的,也因此民進黨沒辦法更進一步去接觸特朗普的核心團隊。
美國於8月7日起對全球開始徵收對等關稅,台灣目前適用的關稅稅率為20%,採疊加方式計算。但目前已知,美國對日本、歐盟的關稅都未採疊加方式計算。
黃奎博,美國馬利蘭大學政府與政治系博士,歷任台“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委、陸委會諮詢委員、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督導大陸部、國際部),現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政大外交系教授。
黃奎博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小、美國大,因此對美關稅談判本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但“賴政府”並未做足三件事,導致現在落入非常困難的境地,一、在特朗普當選前,民進黨並未與其團隊“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派的人維持關係。
黃奎博說,二、民進黨事前應將談判籌碼先握在手中,但台積電赴美投資、新台幣猛升值、向阿拉斯加購買天然氣、提高“國防”預算超過GDP 3%等籌碼都太早丟出去,這些事前都應計算美國會跟台灣要什麼,好作為對美談判籌碼。既然台灣沒有本錢與特朗普硬著來,在關稅出爐前也應先與可能受損的產業溝通,讓大家心裡有所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