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8月6日電(記者 張穎齊)美國對台灣進口商品課徵20%關稅,8月7日上路。“行政院”6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對於20%關稅之外,有無附帶條件將在明日起實施,“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表示,台美還在談判中,美方視進度才會公布協議與否,美方是願意繼續與台灣談。她也表示,美國對於日韓的貿易逆差是小於台灣,台美談判過程非常艱辛。
“政院”雖強調談判還在進行,未說明是否承諾美國開放農產品等市場,“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表示,農業主要衝擊的是蝴蝶蘭、鬼頭刀、茶葉、毛豆、冷凍吳郭魚、鱸魚,佔美國市場約4成左右。蝴蝶蘭的競爭對手是荷蘭、加拿大,台灣的關稅比加拿大還低。鬼頭刀競爭對手是秘魯、厄瓜多、越南,而祕魯、厄瓜多關稅確實暫時比台灣低。
“行政院”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以及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今天說明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議題。現場湧入大批媒體,進行近40分鐘。
由於日本、韓國新關稅,都有附帶條件,諸如日本開放稻米等農產品、汽車等。媒體提問,台灣的20%稅率,有無其他附帶條件?對美擴大投資的金額是多少?“政院”提到關稅將衝擊工具機、塑膠業等產業,是否還有其他汽車、農產衝擊?
顏慧欣回應,對等關稅談判主要是希望降低美國隊台灣貿易逆差的產能,談判都還在動態發展中,關於談判協議內容,美國是有公布其他稅率國,但有公開共同聲明其實只有印尼,都是因與美國談判有共識、底定後才發布。至於台美的協議內容,仍要看與美國的談判進度,美方會視進度來與台灣共同公布協議文件與否。
顏慧欣提到,台灣的談判團隊7月31日前就獲得通知,台美雙方還沒有完成總結性會議,因此7日雖會實施暫時性關稅,但台美仍持續進行協商,7日不會是雙方談判截止日,後續會繼續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