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兼任教授謝明瑞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8月6日電(記者 張穎齊)台美關稅20%,不僅要加大投資美國,又面臨新台幣匯率高升。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兼任教授謝明瑞接受中評社專訪指出,現在國際情勢已是G2中美兩大國,中國大陸的經濟體足以與美國抗衡,台灣面對加大對美投資、新台幣被迫高升,卻還為了“抗中保台”,失去大陸市場,全力依賴美國,必須要調整這樣的政策。
謝明瑞說,中美關稅戰持續進行,國際早期是G20強國、到G7,現在剩下G2中美兩大國,中國大陸的經濟體能力足夠與美國相抗衡,還可相互調整彼此的關稅率,實力是伯仲之間。但美國絕對不會對台灣有像對中國大陸這樣斡旋,中美都還在談如何對彼此互利,可是台灣執政黨卻是持續要“抗中保台”,依賴美國,這種論調應修正,在經濟立場上,都不該失去、放棄大陸市場。
謝明瑞,出生於高雄,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系博士、英國倫敦大學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博士,歷任空中大學台中、澎湖中心主任、哥斯達黎加大學交換客座教授、淡江大學金融研究所副教授、中華國際財經創意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等。現任職中國國民黨智庫財經組資深顧問。
謝明瑞說,執政黨政治型態就是“抗中保台”,認為美國老大哥會保護台灣,政府都只想單純跟隨美國,要瞭解已故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有句名言:“成為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成為美國的朋友是致命的。”而台灣為求美方保護,在關稅談判尚很難更進一步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索求說不。台灣搞不好還不止是要投資美4千億美元,農產品也可能失守,執政黨政治凌駕經濟,導致政經都被迫混在一起。
針對美方希望各國大買美債,謝明瑞說,美債持續發行,台“央行”繼續購買美債,這是很受傷的做法,加上新台幣匯率高升,台灣呈現進退兩難情況。特朗普在關稅戰上,目前短期來看已獲得4兆美元受益,短期就業人口增加、製造業回流,但長期來看並不樂觀,在美國4月2日推動對等關稅已是通膨1.78%起跳,現在甚至3%了,到底值不值得?現在很多國際組織單位如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都對特朗普的政策表達不好的看法,通膨將是衝擊在美國民眾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