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對半導體課徵個別關稅 許文忠:台灣危機
http://www.crntt.hk   2025-08-05 00:39:17
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許文忠。(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8月5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今年4月以國安名義針對晶片產業祭出《232條款》調查,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許文忠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對台灣而言將是一大危機,因為除了輸美基本關稅20%以外,待美國調查結束後,對半導體將加徵個別關稅,台灣的優勢產業勢必受到打擊,美國不可能讓台積電台廠影響美國廠,台灣的經濟驅動力恐怕大幅下滑。

  許文忠,擁有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國際企業所博士、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國際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中小型企業成長、經濟金融等。

  台灣關稅結果終於出爐,不過這項20%的對等關稅恐怕只是前菜,外界持續關注與半導體等關鍵產業相關的《232條款》調查結果及最終稅率,市場認為這將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場消息傳出,美國未來對半導體加徵個別關稅,估計稅率可能高達20%,但可能會以成熟製程晶片為主。

  許文忠表示,即使美國是針對成熟製程晶片加徵個別關稅,但仍對台灣半導體業帶來高度不確定性。由於台灣長期仰賴半導體出口,特別是出口至美國的高比例產品,關稅措施可能打亂現有供應鏈的運作模式。

  許文忠強調,美國鎖定半導體業加徵關稅,對台灣而言是重大危機,特朗普加徵關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逼迫關鍵產業內遷美國,在此前提下,美國不可能給在台生產製造的半導體產業優惠關稅,而導致在美國製造的晶片產品競爭壓力上升,特朗普必然不會給台灣甜頭吃。

  他指出,特朗普先前要求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為的就是關稅戰的布局,美國希望在半導體、晶片製造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關稅是最好的操作槓桿,當台灣生產製造的晶片因為關稅而無法在終端售價保持競爭力,台積電美國廠的晶片就能夠在市佔率中逐漸取代、成長,當然前提是台積電美國廠的產能、良率可以追趕上來,這需要時間,不過對特朗普而言,首先要將環境及道路鋪好。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