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台灣8縣市首長針對美國關稅危機召開線上會議。(台中市政府提供)
|
中評社台中8月3日電(記者 方敬為)因應美國宣布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3日下午啟動“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邀集中部縣市首長召開線上會議,會後並聯合向民進黨政府提出“15項解方”,包括持續談判更低稅率、穩定匯率、編列特別預算、普發新台幣1萬元現金、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分散海外市場等,“中央”與地方攜手協助產業降低關稅衝擊。
線上會議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許淑華、苗栗縣長鍾東錦、雲林縣長張麗善、嘉義市長黃敏惠、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等八縣市首長出席。
盧秀燕表示,台灣目前正面臨“雙重災難”,一為中南部連日豪雨釀災,二則為美國突如其來的關稅壓力,重創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命脈。中部地區涵蓋機械、自行車、手工具、精密工業等核心產業,受衝擊尤為嚴重。
盧秀燕說明,她近期接見非美國家使節,例如德國、歐盟經貿辦事處長,以及亞洲台商總會長等,爭取協助分散市場;台中機械、手工具、工具機與自行車產業都受衝擊,中市府也已動支第二預備金新台幣2500萬元預算,協助九大產業工會出國參展、爭取非美地區訂單。也希望透過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彙整中部縣市意見,並向民進黨政府提出15項解方。
以下為細部建議內容:
一,“持續談判爭取更低稅率”,支持政府持續與美方談判,爭取更優惠、更合理的稅率(以低於15%為目標)。另外,攸關半導體、晶片等高科技產品的232條款亦應特別加強談判,不宜高於現有之稅率,以免喪失台灣優勢。
二,“穩定匯率支持產業”,匯率亦是產業的重要成本,政府應採取措施穩定匯率,避免對產業造成雪上加霜之重創。
三,“支持編列特別預算”,特別預算對受創產業提供補助及輔導方案至關重要,相關法定程序應“從寬、從速、從簡”推動。
四,“中央減列之地方補助款應盡速回補”,“中央”依法給予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是日常施政所需,若再扣減將使地方財政更加嚴峻,以致連動影響對受創產業之協助,因此“中央”應盡速補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