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南投7月18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灣軍方日前舉辦“漢光41號演習”及城鎮韌性演習,美方派員到場觀摩。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要確保台灣按其想定規劃戰略,從整個演習的樣態來看,台軍似乎是以美軍過去在中東區域“治安戰”的模式演練,此戰略無法達到扭轉戰爭形勢的效果,研判目的是要台灣盡量遲滯解放軍,好替美國爭取決策時間。
邱世卿指出,若台海發衝突,並在短時間內結束,美國沒有足夠時間去考慮是否介入,所以美國會希望台灣能夠撐久一點,讓美國能夠有時間決策是否介入衝突,當然考量的出發點會是美國利益為主,而非為了護台。
邱世卿,台灣空軍官校畢業,曾擔任台灣空軍志航基地補給官、彈藥官、台灣空軍司令部少校資訊參謀官。現從事人工智慧應用研發,曾出版《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引起話題。
台軍方7月9日起展開為期10天9夜的“漢光41號”實兵演習,在搭配15日首度舉辦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成為今年台灣規模最大、天數最長的軍事及戰災應變操演。美國退役軍官、美國在台協會(AIT)人員並親臨現場觀摩,顯示美方對演習的重視。不過,演習間意外頻傳,發生多起裝甲車、坦克車與民車碰撞或是撞到民宅,甚至是載具拋錨等事件,也讓演習成效引發外界質疑。
針對台灣軍方演習是否符合現代戰爭型態,邱世卿表示,觀察本次演習的樣態,台灣軍方顯然是將重點放在城鎮戰,其實城鎮戰又可區分為大規模形態的戰爭,例如俄烏衝突;另一類就是“治安戰”的形式,類似過去20年來美國在中東阿富汗的輕型戰爭形態。
邱世卿指出,他比較擔心,美國無論是智庫還是政府,給台灣軍事高層的概念是希望,台灣的城鎮戰形式是構築在過去美軍很長一段時間打治安戰爭的經驗,然而,這些經驗套用在真正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時,並不能夠發揮實質作用。
他說明,從俄烏戰爭的經驗中可知,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的軍隊,他們在處理城鎮戰的時候,都沒有像這次漢光演習所呈現出來的情況,“甚至連接近都沒有”,這表示目前台灣在制定以城鎮戰為核心的作戰樣態上面,有可能承擔非常高的風險,因為真實的戰爭進程,可能會與目前所預想的情況完全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