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委賴瑞隆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6月16日電(記者 鄭羿菲)“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排審“監察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把擔任“監委”須具備的資格範圍,刪除“曾任“立委”一任、“直轄市”議員二任、富有政治經驗等”條件。“監察院”書面報告認為,恐有限縮“總統”提名權之虞。民進黨籍“立委”賴瑞隆16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則強調,“監察院”存廢與否,及“監委”資格都可以討論。
賴瑞隆說,過去民進黨多次強調,台灣可以走向三權分立,會更有效率,但遭當時的中國國民黨反對,若現在要處理“監委”資格,也都可討論。過去有很多的國民黨人或是其他黨人也都有擔任“監委”很好的表現,“監委”的資格怎麼認定可以討論,但千萬不要因噎廢食。若只讓司法官、擔任10年以上的公務員擔任“監委”的話,“監委”能量是否足夠,這個都要整體思考。
賴瑞隆認為,更重要的是“監察院”到底未來的定位是什麼,這恐怕值得朝野各政黨好好的來談一談。
台“經濟部”日前將大陸科技大廠華為與中芯國際及其多家子公司納入出口管制對象。賴瑞隆16日贊同表示,全世界都在對中國大陸管控,特別是華為與中芯為指標,政府近一步列入管制名單,是依照相關貿易法規進行,也是台灣與美國、全世界同步。
“經濟部”國貿署日前更新“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實體管理名單”,將大陸科技大廠華為與中芯國際及其多家子公司納入出口管制對象,而根據法規,台灣企業要向實體名單上的業者發送任何貨品都必須獲得政府批准,市場擔心恐對與華為、中芯有業務往來的台廠形成衝擊。不過,此項管制主要是針對由台灣出口到大陸兩家公司產品,若在大陸當地生產交貨不受此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