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湘龍。(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6月4日電/韓國總統補選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勝出,將實現“完全執政”。資深媒體人唐湘龍4日在網路節目表示,李在明當選後“會在經濟與地緣政治問題上更傾向跟中國大陸合作”。美韓的軍事同盟短時間之內是不會有什麼太劇烈的變化的,安全上仍然高度依賴美國。
唐湘龍4日接受Yahoo專訪時表示,特朗普上來了之後,不斷尋求主要的軍事結盟國家增加軍事預算、承擔更多的安全防衛的義務。與此同時,這跟俄羅斯和朝鮮之間的隱性的軍事同盟的形成有直接的關係,使得“眼前的韓國在面對到38度線的時候,其實比過去更沒有安全感,所以它會用更多的外交操作來平衡俄羅斯跟朝鮮之間的軍事合作的關係。
在這樣的國際情勢下,唐湘龍認為,眼前的李在明能夠做的選擇不多,他一定會在中美關係之間尋求新的平衡。不管是基於韓國的安全、韓國的經濟,或者是共同民主黨的傳統的路線,他都必然會選擇一個不同於尹錫悅的親美、親日路線。
至於李在明上台後將會在韓國的外交政策產生什麼方向性轉變?唐湘龍認為,李在明不會在短時間內,在中美之間做出戲劇化的轉變,“但是過去親美反中的這種路線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變。”
唐湘龍進一步表示,美韓的軍事同盟短時間之內是不會有什麼太劇烈的變化的,原因是安全上面來講,仍然高度依賴美國。不過,在安全以外的經濟跟地緣政治的問題,他會更傾向於跟中國大陸採取一個合作的態度。
李在明的勝選也被視為牽動第一島鏈整體走勢的重要轉折。唐湘龍說,尹錫悅垮台、李在明勝選,同時小馬可仕的期中選舉遭遇到挫敗,接下去就只剩下看台灣的大罷免。他指出,若台灣的罷免行動失敗,“第一島鏈的所謂的親美的路線就崩潰了”,而這不僅會“影響到日本的態度”,更會牽動日韓之間的競爭。
唐湘龍表示,過去因為尹錫悅的外交路線,導致中韓關係緊張,若未來中韓自貿協定擴大,日本的壓力就會很大,有可能促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一但“中日韓的自由貿易協定如果簽訂了之後,就會把美國進一步的邊緣化。”李在明的上任將牽動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