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籍“立委”葛如鈞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6月3日電(記者 張穎齊)新台幣兌美元5月飆升,台“中央銀行”1日發聲明呼籲外資不可炒作匯率,並強調美元做為最主要國際準備貨幣的地位仍無虞。中國國民黨籍“立委”葛如鈞向中評社表示,台官方沒有快速因應作為,仍緊抱、全押注美元,殊不知連美國總統特朗普都在為美元以外的貨幣做戰略準備,反倒台灣沒積極措施。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上月狂升2元,台“中央銀行”發現,有外資以投資證券之名,預先匯入大額資金並停泊在台幣存款帳戶,卻查無實際投資事實,有套取台幣匯差之虞,發聲警告。
葛如鈞表示,新台幣升值,影響台灣的經濟、出口貿易報價的價格與成本都與其他國家出現落差,轉單、停單、單數下滑,政府卻沒快速的因應作為。
他說,台灣的外匯存底5500億美元中,8、9成是美債,產險、金融業者都重押美元,政府面臨雙重風險,半導體、貨幣都傾注美國,沒有多元的韌性考量。
葛如鈞說,其實美國連自己都在為美元走強、走弱去做對沖措施,比如特朗普都簽署了比特幣戰略儲備方案,美國幾個州也都有準備,為美元以外的其他貨幣進行戰略佈局,反倒台灣沒有相關積極措施。
對於半導體關稅的不確定性,葛如鈞說,世紀變局很快,雖說美國法院要封殺特朗普的關稅,但商務部仍強調不會取消。面對這項應變,台灣要有更快、更機敏的韌性,可是台灣卻仍全押寶美國,他不想唱衰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台灣能不能豁免半導體關稅?還是要被課多少百分比?當然台美關係必須穩定、互相協助。
他說,只不過,民進黨政府的應變總是太慢、方向也錯誤,都依賴單一對象與產業,對內更搞大罷免,無法即時應變特朗普的變化,最終受害的都是台灣本地產業及勞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