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淮南。(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22日電/賴清德宣示將成立“主權基金”,台“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21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成立“主權基金”“茲事體大”,他擔任“央行”總裁時對此事一直抱持開放態度,“我從來沒有擋”,但堅持一定要立專法、成立專責機構管理,且不能無償撥用外匯存底,因新加坡淡馬錫、挪威退休基金在金融海嘯時,都曾出現大額虧損。若沒有立專法,一定過不了“立法院”這關。
台“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日在“立法院”答詢時也說,“央行”反對“主權基金”從外匯存底無償撥用,建議採用新加坡或韓國模式。
《中國時報》報導,現年86歲的彭淮南2018年2月退休後,轉任“央行”無給職榮譽顧問,這7年時間,從未針對政策發表看法,選在賴清德宣示將成立“主權基金”此刻提出建言,除了希望政府能少走冤枉路,還有對“外匯存底可能被挪用”的擔憂。這是他花了一輩子所守護的,或許有情感上堅持,但更多的是實務上考量。
彭淮南1998年2月接任“央行”總裁,時值亞洲金融危機,3個月後連發3道外匯禁令,最悍的就是禁止台灣境內的銀行承作NDF業務,以應對索羅斯襲擊。這是彭總裁上任後第一個重大政策,儘管當時質疑聲浪不斷,但確實讓台灣全身而退,他也因此一戰成名,被冠上“外匯殺手”封號。
朝野討論“主權基金”逾20年,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但“賴政府”轉為積極,賴清德在就職周年宣布,成立由政府主導的“主權基金”,打造政府級的投資平台,利用台灣產業優勢、布局全球,投資國際市場,連結AI時代主要目標市場,可望拍板定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