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正傑。(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21日電/隨著中國大陸頻繁於台海周邊進行軍演,台海情勢持續升溫,美國國防部先前預測中國大陸可能於2027年對台發動攻擊,但日本《產經新聞》近日報導稱,解放軍有可能在2026年就提前開戰。對此,台退役少將栗正傑20日表示,中國大陸可能以“圍點打援”戰術進行布局,意即在特定區域如台灣南方的巴士海峽東側部署艦隊,藉此引誘美、日軍事力量前來支援台灣,並在其進入解放軍戰機與飛彈射程後加以殲滅。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栗正傑20日在中天節目《頭條開講》中表示,日本媒體的模擬戰情相當值得關注。他指出,美國航母戰鬥群在面對解放軍大規模飛彈飽和攻擊下,將可能難以招架、甚至有被擊沉的高風險。他進一步指出,這樣的作戰模式已明確呈現為“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目的在於阻止外部勢力,特別是美日聯軍介入台海戰局。
栗正傑分析,中國大陸可能以“圍點打援”戰術進行布局,意即在特定區域如台灣南方的巴士海峽東側部署艦隊,藉此引誘美、日軍事力量前來支援台灣,並在其進入解放軍戰機與飛彈射程後加以殲滅。他舉例指出,2025年“海峽雷霆-2025A”軍演中,山東艦的部署位置便顯示類似戰術意圖。
栗強調,若美日聯軍介入失敗,將對台灣產生巨大心理衝擊。中國大陸可趁勢宣布“完成統一”,而不必全面進攻台灣全島,從而實現其“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標,取得一個完整、可接收治理的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