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陸委會副主委高長。(中評社 張嘉文攝)
|
中評社台北5月21日電(記者 張嘉文)前陸委會副主委、東華大學榮譽教授高長20日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兩岸經貿關係緊密,若欲用政治手段強行脫鉤,實屬“非常殘忍”。台灣在美中對抗下受衝擊甚深,尤其特朗普2.0的關稅戰已對全球經濟帶來實質壓力,台灣更難以倖免,未來兩岸關係及對大陸的經貿策略,應深思熟慮。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與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20日共同舉辦“賴政府”執政一週年“兩岸關係如何突圍?”研討會。高長受邀以“美中兩強對峙 台灣可以選邊站?”為題進行演講。
高長在會中指出,特朗普主張全球都佔美國便宜,中國更是他的主要目標,之前中美在關稅戰上的激烈交鋒,甚至美國對中國某些商品的關稅一度高達245%,而中國也採取對等報復,關稅從先前的28%一路升高至125%,都讓世界經濟動盪不安。
高長說,國際貨幣基金(IMF)於今年4月發布的最新經濟預測報告,明顯調降2025至2026年間全球主要經濟體GDP成長率。根據機構分析,高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基本面形成壓力,直接打擊出口依存度高的國家。
高長提及,台灣出口占GDP比重超過六成,是亞洲對外貿易依賴度最高地區之一,無法自外於全球供應鏈動盪的影響。根據“主計總處”、中經院及多家金融機構的預測模型,美中貿易壁壘將使台灣電子產業首當其衝,尤其在對美出口品項中,電子與積體電路等產品比重高達六成以上。若關稅長期存在,將進一步影響製造業投資信心與勞動市場穩定。
在美中高度對峙背景下,高長以台積電為例表示,即便企業本身營收仍有成長空間,但製造據點的外移已對台灣本地產業造成結構性衝擊,或許台積電不會受太大影響,但台灣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