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籍“國防”外交委員會“立委”馬文君。(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4月8日電(記者 張穎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台課徵32%高關稅,先前更要求台灣的“國防”預算占比GDP要高達10%(現約2.45%)。中國國民黨籍“國防”外交委員會“立委”馬文君8日表示,擴大對美軍購去平衡台美貿易是否真的有幫助?“國防部”也要考量買的武器功能到底合不合適?別為了談而買,這不一定對“國防”有幫助。
因應特朗普關稅風暴,賴清德提出5策略,其中包括有意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台“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在完成建案程序並獲賦預算前,“國防部”不會對外透露詳細項目,未來將按照優序面向與美方溝通,以符合防衛作戰的實際需要。
馬文君今早出席國民黨“立院”黨團大會後受訪表示,台灣在向美軍購方面,還有很多需要補強,在關稅戰的談判空間上,必須考量如何讓損害變小。不過美國出售給台灣的武器,是否真的對台灣有需要、有幫助?
馬文君舉例,“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巡洋艦很大型,但很老了,其功能適合嗎?“國防部”必須精確考量,不是為談關稅而買,這不一定對“國防”有幫助。美國也很可能丟給台灣採購濱海戰鬥艦,這在前“國防部長”邱國正任內時說有幫助,可是卻發現這比較是針對小國、反恐的功用,且毛病還很多,台灣都要一概接收?執政黨必須考量。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也說,增加對美國軍購、天然氣能源採購,去平衡美國對台貿易逆差,這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可是還是要考量天然氣能源採購的成本計算,中油正擴大向美國採購天然氣,以前原本是跟中東、亞洲其他國家採購,現在轉而美國採購都要計算。中油、台電都虧損嚴重,政府要對人民說清楚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