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3月29日電(記者 蔣繼平)“2025高雄‧北京特色周”29日起連續兩天在高雄登場舉行,也是疫情後首次有來自北京的專業文化藝術人士到場,吸引300位高雄鄉親到場參加。但舉辦前夕遭施壓導致臨時換場地,讓主辦單位壓力很大。出席開幕式的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餐飲產業工會創會長林登春對此都表達力挺兩岸交流,也呼籲兩岸持續交流才可緩和氣氛避免誤解。
“高雄‧北京特色周”今年活動場地原本一開始要在高雄市岡山槌球場舉辦,但臨時受到來自官方的壓力,場地不提供出借,活動前四天緊急更改到左營區的聯上大飯店舉辦,活動也被要求不得接受媒體訪問等限制,因此主辦單位較為低調不再另外受訪,但仍歡迎有興趣的媒體與民眾到場觀賞表演活動。
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受訪時表示,有關現在的兩岸交流,被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設加的種種交流障礙,他認為是沒有必要的,衹有兩岸更緊密的文化藝術、教育的交流,才能夠化解兩岸雙方的誤會,讓兩岸的關係不再這麼緊繃,這對兩岸的企業乃至民眾都是正向的。
孫健萍表示,自從“賴17條”端出之後,這種綠色恐怖,對台灣的民主其實是非常大的戕害,所以站在守護台灣民主、站在捍衛人民的基本權利,今天明知道兩岸交流遭受到打壓,還是很樂意地站出來,希望有更多的文化藝術交流,讓兩岸走向形式上的和緩。
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受訪時表示,兩岸除了文化藝術交流之外,他也希望辦一些論壇,提高一些層次去與大陸對接,譬如除了台北有雙城論壇,他認為高雄也可以有“雙雄論壇”,高雄與北京雄安對接,但並不容易就是了,他近幾年也持續推南南合作,讓這些群眾基礎有比較高層次合作。
汪明生也說,大部分人要的是發展,談統獨是少部分人的事,大部分民眾會關心的是高雄要與海外的城市對接,也希望兩岸合作交流慢慢步上軌道。他認為都是裡子與面子之爭,台灣為了假的面子,爭所謂的主權與尊嚴,結果丟掉太多裡子,這樣真的划算嗎?對於兩岸交流限縮,他表達相當不認同。
餐飲產業工會創會長林登春受訪時表示,其實做餐飲的都知道,台菜都是從大陸來的,他認為兩岸持續交流是比較好。至於這次被打壓臨時換場地,他說得知後並不覺得無奈,反正活動順利舉行比較重要,而且弄到主辦單位都怕怕不敢受訪,他強調“不偷不搶,有什麼好怕的。”他也說“因為兩岸交流重要,他今天因此排開其他行程趕過來參加開幕。”
“2025高雄‧北京特色周”29日、30日連續兩天在高雄登場,活動在高雄聯上大飯店5樓國際廳舉辦,29日開幕式下午3時至5時熱鬧展開,共有300位高雄鄉親到場參與。據瞭解,北京方也來了近20位專業的文化藝術表演者進行現場交流,29日以開幕式的表演為主,30日則是燕京八絕景泰藍等專家與高雄民眾進行教學互動。
本次活動主辦單位為:北京市東城區華風藝術團、北京市石景山區文促會、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高雄市體育總會槌球委員會。協辦單位有: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高雄市觀護協會、新上社區發展協會。
中華兩岸企業協會理事長黃貴民、前理事長陳堂立,高雄大學創校校長王仁宏、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孫文南院院長汪明生、餐飲產業工會創會長林登春、南台灣交響樂團團長蔡淑媛等人到場。另外,綠委許智傑服務處、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柏霖、蔡金晏服務處,均派代表到場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