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教育部長”鄭英耀。(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2月21日電(記者 張穎齊)台“教育部長”鄭英耀21日出席“教育部”2025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力推台灣台語(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等,並表揚有貢獻本土語言的各界人士。被問及是否推動“去中化”?鄭英耀否認說沒有,華語、漢語也是在世界各國流通的語言,大家都有推動。
“教育部”21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出席“教育部”2025年“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與會者有鄭英耀、“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原民會”副主委鍾興華、文化語言界獲獎人、杵音文化藝術團、東吳大學親善大使團等。現場約百人。
對於是否“去中化”政策?鄭英耀表示,應該沒有所謂的“去中化”,就華文語言上來看,他要非常強調,華語在世界各國都是流通的語言,國際也有稱之為漢語,大家都有在推動。
鄭英耀表示,根據《國家語言法》也很清楚規範,“國家語言”包括華語、客家語、台灣台語(閩南語)、原民族語,語言是文化的表徵,要保留語言,透過語言的傳遞,使得族群、文化在長時間軌跡下,映照去許多核心價值及生活態度,“教育部”強調,台灣是多元族群的社會,透過語言、母語,能夠深耕對“國家”多元發展、民主價值,應尊重理解彼此的差異,欣賞共榮,這非常重要。
鄭英耀出席活動致詞時,也特別用閩南語、客家、原民泰雅族語、阿美族語與現場來賓打招呼,現場也有這4種語言的翻譯人員即時翻譯。杵音文化藝術團開場表演,接著鄭英耀頒獎給對本土語言有貢獻的得獎者們,並全體大合影,活動長達1小時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