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特聘教授、中華貨幣金融協會理事杜震華。(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2月5日電(記者 鄭羿菲)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額外10%關稅,中方隨即宣布多項反制措施,並對谷歌啟動反壟斷調查。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特聘教授、中華貨幣金融協會理事杜震華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中國作為經濟規模大、有報復能力的大國,自然不會如墨西哥、加拿大般全盤接受特朗普的條件,中國的出招也代表在累積談判籌碼。
杜震華說,中國自2018年來就開始減少對美貿易依賴,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4年1月到11月美國在中國貿易總額占比為11.2%,降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最低。一方面中國在讓美國的籌碼越來越少,二方面累積能拒絕美國提出關鍵條件的籌碼。
杜震華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的影響是“短多長空”,長期而言可能讓美國的處境更糟,中國還在崛起中,且一直支持世界貿易組織規範,世界各國會在經貿向中國這個集團靠攏,長久下來比較能夠發揮優勢。
特朗普(Donald Trump)1日簽署行政命令,對墨西哥、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對所有中國商品則徵收額外10%。墨西哥、加拿大均同意在邊境增加1萬名警備部隊,加強邊境管理,特朗普也宣布暫緩關稅措施1個月。
中國則在4日宣布,對美國石油、農業機械等開徵10%關稅,並對美國出口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徵收15%關稅,並將服飾公司PVH和生物科技公司Illumina列入不可靠實體名單,並對美國谷歌公司啟動反壟斷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