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賈若祥答中評:新質生產力發展需四方面發力
http://www.crntt.hk   2025-10-21 00:13:57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賈若祥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 陳思遠)中國記協於20日上午舉辦“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主題新聞茶座。針對“十五五”規劃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基本思路研究重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賈若祥就“如何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他表示,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抓手,應從四大維度促進發展。

  賈若祥,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區域發展、共同富裕、生態補償、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的研究,參與了多項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文件起草或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國家社科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多項課題研究。參編著作多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200餘篇,多次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優秀研究成果獎。

  賈若祥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關鍵,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需從四個方面重點推進:

  一是推動傳統優勢產業智能化升級,提質增效。依托信息技術、數據要素、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傳統產業賦能,推動其實現質效提升。以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為例,通過先進技術應用,生產環節用工量大幅減少,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實現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煥發新的發展活力。

  二是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布局。聚焦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通過前瞻性培育與壯大,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賈若祥以“中國製造2025”實施成效為例,指出中國已實現“能造的東西越來越多、造不出的東西越來越少、產品質量越來越高”,在新材料、醫藥大健康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閱兵中亮相的“大國重器”也印證了科技創新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廣泛應用。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