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9月7日在以色列與加沙邊境地區拍攝的以軍車輛和人員。(圖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2005年夏天,一股希望之潮席捲了我們在加沙地帶的家園。這種感覺如今看來幾乎是陌生的,我甚至懷疑它是否真實存在過。
那段時間,作為一名年輕記者,我密切追蹤時任以色列總理沙龍推行的加沙單邊撤離計劃,向編輯部發回一線報導。然而,未來似乎懸而未決。
猶太定居者們拒絕離開象徵著以色列占領“功績”的定居點。終於,他們在以軍士兵的注視下告別定居點。2005年9月12日,最後一批以軍士兵撤離,如同留下一塊空白畫布,我們滿懷希望在這塊畫布上勾畫一個嶄新的加沙。
對加沙人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場政治事件,更是關乎生存的轉折。
在此之前,我的生活,以及所有加沙人的生活,都被令人窒息的占領所定義。即便外出進行一次簡單的新聞採訪,都要在以軍檢查站經受持續恐懼的折磨,因為以軍士兵有權羞辱或逮捕我。
以軍撤離加沙後的最初幾天里,加沙地帶充滿了喜悅。以往由於軍事檢查站而經常發生擁堵的加沙高速公路上,到處都是慶祝的遊行隊伍。裝飾著巴勒斯坦國旗的汽車在城里穿梭,喇叭聲響徹雲霄。
人們首次進入猶太人撤離後的定居點,這一幕令我難忘。多年來,這些定居點一直是禁區,是隱藏在圍欄和瞭望塔背後的另一個世界。那是一個意義深遠的時刻,就像我們終於拿回了屬於自己的東西。
然而,2005年9月加沙人的喜悅和憧憬只是曇花一現。以色列撤離加沙後,加沙出現了政治真空,並演變成內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