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工智能拓展服務消費新場景
http://www.crntt.hk   2025-09-12 18:59:53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將“人工智能+”消費提質作為一項重點行動進行部署,明確多項舉措拓展服務消費新場景。

  近年來,服務消費作用愈加凸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4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6.7%,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2%。然而,服務消費領域正面臨優質服務供給不均、個性化需求難以滿足、時空限制難以突破、服務體驗參差不齊等深層次約束。憑借超強數據處理、智能模式識別、精準預測分析和自然交互能力,人工智能為破解難題提供了一把鑰匙。

  人工智能賦能服務消費,體現在多個維度。AI基於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算法,能夠提供高度擬人化、精準化的交互服務,催生消費新意願。比如,天貓、京東等平台利用虛擬試妝、虛擬試衣等技術,讓線上購物體驗無限接近線下,創造了“所見即所得”的交互式購物新場景。

  AI還創造出過去無法想象的服務品類,開辟消費新領域。比如,在文旅消費中,某些博物院通過AI導游、VR虛擬漫游等技術,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創造了文化體驗消費新增長點。AI還通過優化供應鏈、預測消費趨勢、精準營銷、動態定價等,顯著降低了提供服務的成本和價格,使更多優質服務能以更親民的方式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此外,AI促進了不同服務業態的交叉融合,催生出“服務+”新模式。如“汽車+娛樂”對應著移動智能座艙,“零售+餐飲+體驗”衍生出新一代智慧門店,“家居+健康+安全”構建起全屋智能生態系統。這些融合場景創造了“1+1>2”的消費價值。

  還須清醒看到,“人工智能+”服務消費仍面臨一系列挑戰。比如,AI的訓練和應用高度依賴高質量數據,然而目前數據孤島現象普遍,不同平台、企業間的數據難以合法合規地流通共享,限制了AI模型訓練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信息繭房、算法歧視、隱私洩露等問題依然存在,這些都制約著服務消費領域的健康發展。有效化解這些挑戰,拓展“人工智能+”服務消費新場景,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多方合力推進。

  完善法治保障,築牢安全屏障。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產品和服務開發、提供以及使用方面的法律制度,使人工智能技術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加大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的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數據濫用和洩露行為。要建立安全可控、普惠公平的數據要素流通體系,在保障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促進數據資源的合法合規共享與利用,構建讓消費者放心的數據利用環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