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思政課”暨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舉行。圖為“北京市優秀退役軍人”獲得者、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青年志願者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碩士生胡金超領誓。 |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禮炮隆隆、歌聲嘹亮,鐵流滾滾、步伐鏗鏘……這場氣勢磅礴的莊嚴慶典,成為一堂生動而深刻的“大思政課”,進一步增強了中國青年平視世界的底氣與自信。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對於如何上好思政課,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高度重視,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這些重要論述,為思政課建設指明了實踐路徑與努力方向。
如今,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思政課不斷打破時空邊界、拓展育人場域。新學年伊始,更多有針對性、吸引力、感染力的思政“金課”正在湧現,連接“國之大者”與“青春之我”,引導青年一代築牢理想信念之基,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鬥者。
銘記抗戰歷史,賡續紅色血脈,愛國主義激蕩青年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全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的強大力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站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多所高校“開學思政第一課”聚焦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教育廣大學生瞭解抗戰歷史、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
9月1日晚,《2025開學第一課》在央視如約播出。節目以“銘記與奮鬥”為主題,通過創新呈現方式,讓沉睡的歷史“活”了起來:三面來自不同英雄連隊的戰旗同台亮相,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與劉老莊戰鬥的崢嶸歲月,由連隊代表娓娓道來;借助AR技術,黃崖洞兵工廠昔日場景重現眼前,年輕一代得以親眼看見老一代兵工人如何“以頭盔鍛鐵、用鋼軌造槍管”,在艱難困苦中堅持軍工生產、堅守國家希望。在這場跨越時空的沉浸體驗中,青少年真切感受到:抗戰的勝利並非歷史的偶然,而是千千萬萬先烈以血肉之軀拼殺出來的光輝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