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網評:全球治理的中國智慧與實踐
作者:靖偉(國際關係學者) 來源:大公報
中國迎來上合時間。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天津舉行,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
上合組織的發展歷程,不僅形成了讓世界刮目相看的上合力量,也給全球提供了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應對全球挑戰的新型樣本,更彰顯了中國以“上海精神”為內核、以務實行動為路徑的中國智慧與實踐。
維護多邊體系關鍵力量
24年來發展歷程驗證了“上海精神”的強大生命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系統梳理了組織發展脈絡:率先建立邊境地區軍事領域信任機制,把綿延萬里的邊界打造成友好、互信、合作的紐帶。最早採取打擊“三股勢力”多邊行動,扎實推進執法安全合作,妥善管控處理矛盾分歧,旗幟鮮明反對外部干涉,維護了地區和平安寧。率先啟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一大批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落地生根,產業投資合作積極推進,地區發展繁榮動力更加充足。率先締結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宣告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率先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這些“率先”與“最早”的實踐,不僅塑造了新型國際關係典範,更揭示了多邊主義的深刻內涵:以共同安全替代陣營對抗,以發展紅利消弭發展鴻溝。面對當前單邊主義抬頭、地緣衝突加劇的複雜形勢,上合組織26國以占全球近半人口、經濟總量接近30萬億美元的體量,成為維護多邊體系的關鍵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