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μm鋰電池銅箔(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盤錦8月19日電(記者 陳思遠)8月18日上午,兩岸媒體人來到遼寧省盤錦市遼濱沿海經濟區,走進當地知名台企長春化工(盤錦)有限公司,深入探尋其發展脈絡與在大陸市場的奮進足跡。
該公司於2011年1月25日正式成立,作為台灣第二大石油化工企業——台灣長春集團旗下子公司,自落地盤錦便開啟了蓬勃發展之路。
制一部副總經理黃雲謙介紹,台灣長春集團創始人有三位,為廖銘昆、林書鴻與鄭信義,取名“長春”寓意“三人合作,日子長長久久”。“我們老板非常喜歡用東北的城市當公司名字,他覺得寓意非常好,除長春化工外,還有大連化工。”
在眾多業務中,鋰電池銅箔生產項目成績尤為突出,不僅具備高強度、低粗度特性,耐化學性也十分良好,極薄銅箔厚度最低可達3微米。黃雲謙向媒體詳細介紹,盤錦廠生產的鋰電池銅箔應用廣泛,增長動力集中在電子產業、電動汽車、電動工具及3C數碼消費類產品領域,在大陸市場前景廣闊。
參觀過程中,黃雲謙指著銅箔樣品向記者展示:“這是我們生產的銅箔,最薄能達到3微米。”記者們紛紛上手觸摸,銅箔在手中輕易被揉出褶皺,大家不禁驚嘆其厚度“比紙還輕薄”。
談及盤錦廠優勢,黃雲謙表示,該地靠近海港,且原材料銅均來自國內,相比台灣工廠需從國外進口,極大降低了成本。而且盤錦廠銅箔產品80%銷於國內市場,20%出口至韓國和日本,這一布局進一步優化了成本結構。
針對美國關稅對台灣長春集團的影響,黃雲謙分析,短期內確有一定波動。他解釋道,美國電動車市場起步慢,需求相對較少,且台灣廠生產的銅箔僅占總產量40%,受美國關稅影響,出口到美國的銅箔數量有限,期待市場穩定後需求能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