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情緒價值拉滿,“逛上海書展像過節”
http://www.crntt.hk   2025-08-18 18:19:40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據文匯報報導,剛剛過去的周末,2025上海書展迎來大客流,網友“波希米亞”在繞了整整一大圈的長隊裡,挪到簽售台,請作家馬伯庸在“見微”系列新書《桃花源沒事兒》上簽名。“我兒子前段時間狀態不太好,幹著急也沒用,就想在上海書展找他喜歡的作家,買幾本簽名代表作鼓勵一下正在療愈的孩子。我很唐突地問,能幫錄一段視頻給孩子打打氣嗎?沒想到他爽快答應!結果我一激動手抖,錄視頻鍵沒打開,就抱著一絲希望問能再錄一遍嗎?馬老師對著鏡頭說出:祝小劉同學早日恢復健康,開開心心,幸福每一天。我這當媽的當場淚崩……”

  這是上海書展現場的一幀日常畫面,可能成為讀者日後記憶裡的暖心瞬間。漫畫家“混子哥”陳磊、詩詞專家康震、“氣象先生”宋英傑等帶來的多場新書分享會異常火爆,加上遍布多地的分會場,閱讀熱浪席捲全城乃至長三角。讀者出版人奔赴書香之約的N個理由究竟是什麼?

  不管喜歡哪種題材總能找到同好

  “今天起早貪黑、用兩個花卷兩瓶水奮戰一天。趕上阿來、金宇澄、徐則臣三位茅盾文學獎得主,葛劍雄、趙珩、陳子善三位文化名人簽書。”80後濤濤背著雙肩包,裡面有他奮戰一個周末的十餘本名家簽名書,“這種感覺太棒了!哪怕餓著肚子頂著大太陽,也獲得了滿滿的情緒價值。”

  “我帶團隊在上海駐扎五夜六天,一般外地出版社參展不會待那麼久,但上海書展值得!”團結出版社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社長梁光玉,形容上海書展就像“一個盛大的節日”,“讀者群體質量是公認的高,眼光毒、很識貨,給出版人打雞血注信心。”

  多場新書分享會上,他看到裡三層外三層讀者們的眼神與表情“透著專注、期待與渴望”。在信息爆炸、閱讀方式多元卻也面臨“淺閱讀”“碎片化”挑戰的今天,重新回望古人是如何對待書籍、如何理解讀書、如何將知識內化為修養並付諸實踐的,顯得尤為珍貴和必要。《中國古代讀書故事》從孔子“韋編三絕”到王陽明“龍場悟道”,為每個讀書故事都標注了出處。“查閱二十四史等典籍,考證典故的本源,連具體卷次都清晰呈現,這種扎實功夫令人敬佩。”買書隊伍裡,35歲歷史迷王世榮如是評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