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為改善街道環境,確保街道暢通無阻,政府針對公眾衞生修訂的法例昨日(17日)起生效,賦權食環署在毋須警方協助下,可以獨立執法處理雜物阻街問題,要求商戶指明時間移走物品,同時加強罰則,提升阻嚇力。新條文生效首日截至下午六時,食環署人員共發出22個口頭警告及4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其間亦作出一宗檢取阻街物品行動,沒有接獲店舖不合作的報告。
有販商團體支持修例,但期望執法人員可按實際情況,給予合適時間,方便商戶移走物品。有食環署前線人員期望可以增撥資源及人手,提升執法效果。
《2025年公眾衞生及市政(修訂)條例》昨日起生效,食環署人員有權要求店舖經營者移走阻街物品,若指定時間內未有處理,署方可沒收該物品,並可向違例者發出6000元的定額罰款通知書。
最高罰2.5萬囚三個月
新法例三項重點,第一是賦權前線人員獨立執法,無需倚賴警方;第二是加強罰則,以提升阻嚇力,違規者若然未能在限時內,移走妨礙食環署人員清掃街道的障礙物,最高罰款由以往5000元,加倍至10000元,店舖阻街罪行方面,如案情嚴重可交法庭處理,最高罰款25000元及監禁三個月;第三,針對“游擊式”阻街,署方加強不定時巡查及採用錄像蒐證方式,加強執法策略,保障街道暢通。
大公報記者昨日下午到灣仔鵝頸街街市觀察,發現與數個月前相比,商戶將貨品胡亂擺放行人路的問題有所改善,街道衞生環境情況大致良好。市民宋女士表示,以往街市檔戶隨街亂擺貨的情況普遍,導致行人路收窄,阻礙市民行走,由於車輛也可以在街市中央位置的行人通道行駛,商舖阻街問題對行人和車輛也構成威脅,對新法例賦權食環署單獨執法表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