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特普會”到底誰是贏家?
http://www.crntt.hk   2025-08-18 13:47:10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網評:“特普會”到底誰是贏家?

  來源:大公報 作者:宇文(國際關係學者)

  當地時間8月15日,備受全球矚目的“特普會”在美國阿拉斯加落幕。這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俄兩國元首首次面對面會談。

  “特普會”被外界視為美俄關係的“破冰”嘗試。特朗普與普京在聯合發布會上也強調雙方“取得了巨大進展”,並同意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恢復航班聯繫、推動北極能源開發等。然而,會談的核心議題,烏克蘭危機的解決卻未能“破局”。這種“形式突破但內容空洞”的局面,折射出美俄關係的深層矛盾。

  對特朗普而言,他繞過歐洲、直接與普京對話,旨在展現其“解決大國衝突”和推動“和平”的能力,為2026年中期選舉累積政治資本。其宣稱的“10分評價”和“迅速推進後續談判”的表態,更多是迎合國內選民的策略性措辭,而非實質進展的體現。

  更重要的是,“特普會”強調會晤“富有建設性”,但俄烏衝突的根源性問題,即領土歸屬與安全保障,仍懸而未決。俄方堅持烏東地區“已通過公投成為俄領土”,並試圖通過“凍結衝突”實現事實上的永久控制;而烏克蘭憲法明確禁止領土讓步,澤連斯基更以“寸土不讓”回應美方施壓。這種根本分歧在會晤中未獲突破,美方提出的“領土交換”框架雖試圖調和矛盾,卻因缺乏國際共識與烏克蘭的接受度而流於空談。

  美俄戰略互信缺失更是結構性的。俄方將北約東擴視為“生存威脅”,要求美國提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安全保障;而美方僅承諾“探討可能性”,實則不願動搖北約框架。這種結構性矛盾使得任何停火協議都可能因後續安全條款的缺失而淪為“紙面承諾”。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