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現在證拿到了,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日前,面對前來回訪的紀檢監察幹部,家住湖北省宜都市鬆木坪鎮泉水壋村的李先生展示了自己手中的不動產權證。
泉水壋村位於宜都市和鬆滋市的交界處,因跨行政區域、權屬關係複雜,多年來一直無法進行確權登記,成為壓在60餘戶村民心裡的一塊“石頭”。
面對群眾的期盼,宜都市紀委監委推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建工作小組,主動對接鬆滋市相關部門跨域會商10餘次,最終實現了資料共享、成果互認、標準統一,解決了泉水壋村60餘戶村民的辦證難題。
歷史成因複雜、權屬來源不清等原因造成的農村房屋登記難題,群眾反映強烈。該市紀委監委聚焦職能部門履職作風、政策落實等情況開展監督檢查,督促職能部門舉一反三全面摸排。在監督推動下,該市逐步解決了審批、辦證、資源管理等難題,實現協同辦理、逐一銷號。
同時,該市紀委監委聚焦辦證過程中相關黨員幹部的服務態度、廉潔自律等情況開展常態化監督,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逐件回訪、逐一核實,壓緊壓實屬地和部門責任,將整治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截至目前,宜都市已為6萬餘戶農村住房辦理確權登記並發放不動產權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