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在荷蘭海牙,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北約秘書長呂特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從左至右)在北約峰會期間共見記者。(圖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美俄確認15日在阿拉斯加州舉行元首會晤後,歐洲方面近日展開密集外交行動。
圍繞烏克蘭問題,歐盟外長11日召開緊急線上會議。德國政府當天說,在“普特會”之前,德法英等歐洲國家、北約、歐盟以及烏克蘭領導人打算13日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一次視頻會議。
9日,歐洲和烏克蘭代表與美國副總統萬斯在英國舉行會談,歐洲6國及歐盟領導人當晚發表聯合聲明。
歐洲一連串舉動和表態向外界發出三重信號,顯現出歐美之間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政策立場差異,同時也暴露歐洲在俄烏問題上擔心被邊緣化的焦慮感和無力感。
其一,希望烏克蘭“上談判桌”。
英、法、德、意、波蘭、芬蘭6國領導人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9日晚發表的聯合聲明,對美方外交努力表示歡迎的同時,特別強調任何有關烏克蘭危機的外交解決方案都必須保護歐洲和烏克蘭的重大安全利益。
聲明表示,“沒有烏克蘭的參與,就無法決定烏克蘭的和平之路”,並強調烏克蘭必須獲得“強有力且可信的安全保障”。
美國媒體分析,歐洲“擔心在美俄峰會上被邊緣化”,尤其擔心美方在俄烏領土問題上向俄“讓步”以尋求快速結束衝突。特朗普曾公開表示,俄烏協議可能涉及俄烏雙方“交換一些領土”。
在這一背景下,歐洲力挺烏克蘭參與談判,以確保歐洲安全不會被美國作為籌碼。法國總統馬克龍9日在社交媒體上說:“歐洲人也必然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關係到我們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