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支持製造業也要防“內卷”
http://www.crntt.hk   2025-08-08 11:20:15
  中評社北京8月8日電/經濟日報8月8日發表黃鑫評論文章,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7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一個重要目標是到2027年,支持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金融體系基本成熟,服務適配性有效增強。在技術迭代加速與全球產業競爭加劇的雙重背景下,金融支持製造業要注意堅持分類施策、有扶有控,防止“內卷式”競爭,才能真正推動製造業由大向強。

  與傳統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更需要金融活水。新型工業化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融合應用新技術多,產業發展呈現出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的鮮明特徵。新型工業化項目,尤其是智能化改造、綠色化轉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普遍需要大規模、長期限的資金支持。比如,一條智能工廠產線的改造成本是傳統產線的幾倍,一項工業軟件核心算法的研發周期長達數年,且技術路線迭代風險極高。

  新型工業化的產業特性,導致金融支持在實踐中面臨諸多難點。技術研發存在高風險、不確定性,在從實驗室成果到產業化落地的“死亡穀”階段,技術失敗、市場接受度不足、迭代速度超預期等風險比比皆是;新型工業化中像量子計算、芯片製造等領域,往往需要10年以上持續投入,這些都與金融體系追求風險可控、穩健回報的審慎性原則存在天然衝突。作為新型工業化的創新主力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加突出。

  引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正是要解決這些矛盾。優化政策工具、引入耐心資本,是為了破解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瓶頸;採用“數據信用+物的信用”模式,是為瞭解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健全中西部產業轉移金融支持,推進跨境服務便利化,是為瞭解決資源配置分配不均問題,助力產業布局優化與國內大循環。單列信貸計劃、培養復合型人才等,既能保持製造業合理投入比重,又能提升金融服務精度,將為新型工業化注入持久動能。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