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8月1日至5日,第六屆國際揚琴音樂節在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舉行。音樂節由亞洲揚琴協會、國際揚琴藝術聯合會聯合主辦,以“聚焦亞洲揚琴藝術,共譜時代華章”為主題,來自中國(含港澳台)、越南、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揚琴藝術家及全球揚琴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藝術盛宴。
本屆音樂節涵蓋國際賽事、學術研討、藝術展演等多項活動。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揚琴演奏者可在各類賽道展現才華、精進技藝。各類專題講座也為參與者提供了深入探討演奏技巧、教學體系與藝術發展的平台。揚琴愛好者在多元的展演活動中一飽“耳”福,感受亞洲各國揚琴的獨特韵味與創新活力。
多元融合是本屆音樂節的一大亮點。舞台上,不同形制的揚琴奏響跨界旋律,碰撞出獨特的藝術火花;研討席間,各國演奏家各抒己見,梳理揚琴藝術在亞洲的演變脈絡;還有揚琴新品發布、新書推介會、樂器工坊等活動,進一步連接創作、製作與演奏,推動揚琴藝術生態鏈的完善。各國藝術家以琴為媒,在差異中尋找共通,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讓揚琴成為串聯起亞洲多元文化的生動紐帶。
音樂節上,北京月宸揚琴博物館開館並對社會開放。開館儀式上,亞洲六國不同形制揚琴共同奏響《六合琴韵》,展現亞洲揚琴的多彩風姿。作為全球首家揚琴家族博物館,北京月宸揚琴博物館以“藝術與科學融合”為核心理念,通過“絲路琴音”“琴動中國”“琴聲飛揚”“中外揚琴製作”“藝術教育”等五大板塊,梳理揚琴藝術發展脈絡,並通過“仙人洞鄉村藝術團與合唱團”“鄉村音樂教室”等公益項目回應社會關切。
國際揚琴音樂節自2018年創辦以來,足跡跨越美國、中國、馬來西亞。本屆音樂節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昌平區十三陵鎮仙人洞村舉辦,以期提升仙人洞村的國際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以藝術賦能鄉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