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地圖雄雞雞冠上最東端的“小點”,就是有“華夏東極”之稱的黑龍江佳木斯撫遠市。這裡位於黑龍江、烏蘇裡江交匯處,是中國春分至秋分每天最早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
撫遠與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隔黑龍江相望,航道距離僅65公里。一條界江,連同它承載的文化印記與生活習俗,將兩國人民緊密相連,繪就一幅跨江文化交融圖景。
“喊江節”
“開江啦!開江啦……”
今年4月12日上午9時,佳木斯市松花江畔,數千名遊客站在江邊齊聲高喊。大大小小的碎裂冰塊,與人們的歡呼聲一道捲入激流,奔騰而去。
50位赫哲族表演者手持鹿皮“神鼓”,以取自松花江冰裂聲波的鼓點節奏,吟唱開江祭詞,將沉睡了一個漫長冬季的江水喚醒。
近千年來,當江面之下的冰裂聲變得密集,世代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江畔的赫哲族人便吹響了春之號角。
“江開,漁者祭以豕酒,然後下網。”清代《寧古塔紀略》如此記載。赫哲族先祖在此漁獵生息,認為“江神”主宰一年的風調雨順、魚群豐歉,在開江下第一網前必舉辦隆重的祭祀祈福儀式,求得新歲的吉祥安康。
開江習俗循古例傳承至今,成為一年一度的“喊江節”。這個節日被視為春天的開始,標誌著江河解凍,漁民可以開始捕魚。如今,“喊江節”既是融合了少數民族獨特漁獵文化的盛典,也是人與自然的對話,吸引了大量俄羅斯遊客觀摩參與。2024年的“喊江節”共有1萬多人齊聲高歌《喊江》,創下“最多人參與的電台直播合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俄羅斯遊客安德烈和尤莉婭用手機拍攝了今年的開江盛況。他們來自哈巴羅夫斯克市,專程到這裡觀看“喊江節”。“喊聲震耳欲聾,好像在和江水對話,非常震撼!”安德烈說,“回家後我把視頻播放給親友看,讓他們感受一下這裡的獨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