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對外開放,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當前,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擴大開放難度增加、要求更高。落實好會議部署,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需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發揮各類平台作用,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打開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強支持,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這個夏天,“蘇超”爆火的同時,“蘇造”也在升溫。
憑借零排放、低能耗、智能高效等優勢,近日,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為歐洲市場量身定制的15台純電動裝載機整裝待發、“逐浪出海”。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出口起重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431.7億元,同比增長17.9%。
為方便這些“大家夥”走向海外,南京海關通過培育AEO高級認證企業、創新“抵港直裝”監管模式等便利化措施,幫助企業降低貨物查驗率、免除擔保、壓縮在港停留時間、減少物流成本。
企業奮力突圍,政策鼎力護航。
此次會議提出“幫助受衝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等多項具體舉措。
“今年以來,個別國家濫施關稅,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不僅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也給我國外貿企業造成訂單損失、貨物積壓、現金流緊張等影響。在此情況下,從融資、內外貿一體化等方面為他們找銷路、注活力,有助於穩訂單、拓市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莊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