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文旅市場不斷升溫,帶動旅遊相關的保險產品供給日益豐富。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產品經理李博文介紹,旅行險往往提供綜合性、一站式保障,在消費者遇到財物失竊、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等情況時,可按合同約定進行賠償。消費者在投保時,應認真閱讀合同條款,特別是責任免除相關內容。消費者也可根據行程安排,有針對性地選購水上運動意外險、駕乘意外險、航班延誤險等產品。
目前,很多旅行險產品都在加快拓展應急救援、風險提示等功能。以某大型保險公司不久前推出的一款境內旅遊保險產品為例,該產品在“事後賠”的基礎上,重點強化“防”“救”“用”功能。
“我們與40多支救援隊、78家直升機相關企業開展合作,建立急速救援機制。在高山、雪地、水域等環境中,客戶遇到險情時,保險公司將聯合專業野外搜救隊伍及直升機救援服務資源等,快速提供現場救援服務。此外,該保險還可提供門診綠色通道、異地就醫陪診和醫療費用墊付等服務保障。”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消費者在旅行途中,如果遭遇相關風險,可在有需要時盡快聯繫保險公司,詢問其是否能提供緊急救援或醫療服務。如果在境外遭遇盜搶,應向當地警方報案,獲得警方出具的報失單等材料,注明損失物品品牌、型號等細節,以便後續申請保險理賠。
也有消費者關心,在參加旅行團時,如果旅行社聲稱已經購買了保險,自己還是否需要選購旅行險、意外險。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應瞭解清楚旅行社具體投保的是哪些保險。如果僅有旅行社責任保險,可根據自身需要再投保其他產品。
四川成都的大學生羅欣說起自己的經歷:“我去年報名參加了一個旅行團,原以為旅行社投過保險,自己就不用再買意外險。後來,我在旅行途中受傷,問起保險理賠,才知道旅行社投保的是旅行社責任險,主要是因旅行社過失造成人身傷害時進行賠償。如果遊客在途中自由活動時受傷,可能就得不到賠償。”
“今年出去玩,不管是自由行還是隨團,我都會認真挑一份合適的保險。”羅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