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高呼“日本人優先” 右翼如何撬動日本政局
http://www.crntt.hk   2025-07-24 16:39:32
7月13日,在日本千葉縣,反對者在參政黨的街頭演說活動中表達抗議。(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種失望情緒與經濟民生惡化密切相關。近期,以大米為代表的食品等必需品價格上漲成為日本社會的關注焦點,不少人對執政黨的應對感到不滿。參政黨提出的將糧食自給率提升至100%、減少稅負和社保費用等主張直擊民眾生活痛點,成為其支持者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日元大幅貶值和訪日外國遊客大量增加,使外國人在日本的強勁消費力與日本人的生活壓力形成鮮明對比。多家日媒的街頭隨機採訪顯示,不少民眾抱怨外國遊客大量消費抬高日本物價、公共交通因外國遊客變得擁擠等。在社交媒體上,宣傳日本政府在獎學金、社保補助等方面優待外國人的不實言論也廣泛傳播。在不滿情緒蔓延的背景下,部分選民對參政黨提出的“日本人優先”主張產生共鳴。

參政黨的崛起還與信息傳播渠道的改變有關。早稻田大學教授田邊俊介指出,如今人們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已從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轉向社交媒體,激發民眾情緒的負面信息更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參政黨正是利用信息傳播方式的這一變化,通過社交媒體不斷放大“不安”和“被邊緣化”等情緒,成功吸引大量不滿現狀的選民。

  慶應義塾大學名譽教授莊司克宏認為,參政黨的崛起路徑與近年來歐洲的極右翼政黨頗為相似,即在傳統政黨被指腐敗、經濟發展陷入停滯、社會出現排外傾向的背景下,借助社交媒體煽動不滿情緒,從而迅速擴大影響力。參政黨在日本復制了這一“歐洲模式”。

  後續影響堪憂

  分析人士認為,參政黨的崛起,很可能預示著未來日本政治風向和社會氛圍的變化。

  相關影響在本次選戰期間已初見端倪。參政黨將“外國人政策”推至輿論核心,迫使各黨表態。本月中旬,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設立“與外國人有秩序共生社會推進室”,作為協調涉外國人事務的跨部門常設機構,應對外國人社保繳費不充分等問題。此舉被廣泛視為自民黨對參政黨“限制外國人福利”主張的回應,凸顯參政黨在議題設置上的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