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參觀者拍攝機器人進行家庭場景雜物整理比賽。當日,2025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能大賽在2025張江具身智能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啟動。大賽以創新創業為主題,國內外60餘支研發團隊的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家庭、商用、創新等模擬場景內,進行包括料箱搬運、垃圾清理、衣物整理和零部件搬運等技能比拼。(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受試者通過“意念控制”,僅用大腦信號便能流暢操作電子遊戲。今年一季度,上海階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完成國內首例人體長期埋植試驗。這一進展,標誌著上海在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交叉領域取得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海將人工智能納入三大先導產業,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加速形成“算力築基、模型引領、應用賦能”的全鏈條體系。
產業落地,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驅動。
西有徐匯模速空間,東有浦東模力社區,上海已形成人工智能產業新格局。
模速空間聚焦大模型生態,短短一年多就集聚超400家大模型企業;模力社區專注垂類模型應用孵化,集聚近200家相關企業,覆蓋智能座艙等新興賽道,形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研發生態。此外,臨港智算中心等重點區域加速布局,共同構建起黃浦江兩岸“多點支撐、星雲聯動”的智能產業網絡。
今年一季度,上海規模以上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1180億元,同比增長29%,利潤增長65%,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科技人才,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