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7月20日刊登一篇文章,題為《胡塞組織擊碎歐洲標榜的海上實力》。編譯如下:
今年5月美國與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組織達成停火協議後,歐盟本有機會走出美國的軍事陰影,在紅海嶄露頭角。歐盟海軍正在執行“盾牌”行動,這是一項在紅海、印度洋和海灣地區開展的“純防禦性”任務,旨在恢復有關地區的海上運輸。自2023年10月胡塞組織開始發動襲擊以來,船舶通行量大幅下降,總量減少了60%。
然而,7月初“魔法海洋”號和“永恒C”號兩艘商船遭遇胡塞組織襲擊時,“盾牌”行動未提供多少保護。兩艘船均遭到包圍、射擊並最終沉沒。它們的救援工作不得不由私營船只或安保公司協作進行。“永恒C”號的運營商科斯莫船舶管理公司的一名高管告訴《華爾街日報》記者,他曾向“盾牌”行動請求援助,但該行動在這片區域根本沒有部署船只。
資源匱乏是問題的一部分。2024年2月“盾牌”行動啟動時,其希臘籍指揮官、海軍少將瓦西利奧斯·格裡帕里斯估計,除空中支援外,行動至少需要10艘艦船。最近胡塞組織發動襲擊期間,“盾牌”行動卻僅有兩艘護衛艦和一架直升機。
該行動還面臨資金短缺問題。歐洲理事會僅為其一年的開支撥款1700萬歐元。相比之下,美國在“繁榮衛士”行動期間僅為補充一種導彈的庫存就花費了十倍於此的資金。2023年12月,美國領導了“繁榮衛士”行動,以打擊胡塞組織在紅海的襲擊行動。
“盾牌”行動的節儉開支反映了一個更大的問題——資源不足。歐盟成員國數十年來對國防開支的抵觸導致它們缺乏應對海上威脅的艦艇。以航空母艦為例。航母的艦載機中隊將使航母能夠比配備火炮和導彈的護衛艦更靈活地快速執行打擊和防空任務。歐盟的北約成員國總共衹有3艘航空母艦,而美國擁有11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