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4日,游人在雲南麗江玉龍雪山景區游玩。近年來,雲南依托秀美的生態環境資源,積極發展夏季避暑特色旅遊。(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今年夏季,北半球多地受高溫天氣影響。與此同時,位於中國西南的雲南、貴州等高原地區憑借涼爽氣候,正催生一種新經濟模式——避暑旅居。越來越多遊客選擇以長租方式遠離酷暑,讓當地的“清涼資源”轉化為“熱經濟”,“旅居經濟”成為新時尚。
在擁有“19.7攝氏度夏天”氣候優勢的雲南省曲靖市,一些居民將空置房屋租給旅居公司,由企業統一裝修運營,面向各地旅居客出租。今年夏天,酈程旅居公司在益寧街道牛街社區新簽的居民能夠提供100餘張床位及三餐服務,已接待200名來自四川和重慶的旅居客。
在同樣以“清涼”著稱的貴州遵義習水縣,避暑旅居成為一種新時尚。依托貴州習水國家森林公園,當地擦亮生態度假旅居品牌,全縣6個鄉鎮的28個避暑地產項目現有入住業主3.6萬戶,其中多數來自外地。6月以來,酒店、民宿等也進入預訂旺季。
避暑旅居是一種將居住與旅遊結合的新模式,不僅能讓遊客在清涼中享受詩意生活,更讓雲南等高原省份發揮資源優勢,編織起一張旅居網絡。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饒祥碧說,從客源結構上來看,跨區域特徵較為明顯。在雲南,除了持續吸引鄰近的川渝等地區旅居客外,廣東、浙江、黑龍江等成為主要客源地,中青年群體占比超八成。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280.3萬人在雲南旅居,同比增長45.4%。旅居遊客在雲南人均停留91天,同比延長11天。今年夏天,為更好滿足旅居遊客需求,雲南推出滇西北、滇中、滇東方向避暑旅居地,受到海內外旅居客歡迎。相關平台數據顯示,雲南暑期長租訂單同比增長67%,平均租期達45天。
“入夏以來,我們家房子幾乎天天滿租。”昆明一民宿老板張程說。避暑旅居這種模式在給房東帶來穩定收入的同時,也帶動了餐飲、交通、文化體驗等周邊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