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參觀者在智能汽車鏈展區沃爾沃汽車展位瞭解一款展車。(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翻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半年報”,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亮眼——產銷量雙雙突破69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40%,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出口實現75.2%的增幅。
不止於一組組躍動的數字,汽車產業的蓬勃活力更藏在高效的生產節拍和持續煥新的科技中……這個夏天,記者赴一線調研,探尋產業發展的趨勢,感受逐“新”提“智”的脈動。
創新湧現,激發產業活力
機械臂帶動大大的“照相機”,環繞汽車車身仔細查看;漆面上難以察覺的微小瑕疵被精準捕捉並完成3D重建,同步在展示屏上顯示。
7月16日,在北京開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湖南視比特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新產品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
“這是我們自研的漆面缺陷檢測與磨拋修復系統,通過AI計算成像及AI質檢技術,外觀缺陷檢測精度可達0.15毫米,目前已實現深度應用。”公司研發工程師葛俊輝說。
讓創新扎得更深,推動每個細節提質,是當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寫照。
行走在汽車產業一線,這樣的感受更為明顯。
這里有AI對生產流程的賦能——
走進賽力斯超級工廠,1600多台智能終端與3000多台機器人協同運作,生產自動化率達到100%;在長安數智工廠的總裝車間內,機械臂和高節拍重載AGV協同配合,一輛輛不同顔色和配置的車輛依次下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