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1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橋頭(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據文匯網報導,“粵車南下”計劃將於11月實施,首階段限制粵車只能停泊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吸引內地居民駕車來港經機場轉機,或轉乘公共交通工具到市區;次階段才容許駕車駛入市區,初期每日限100個名額。新政策除了便利兩地人員往來,更能促進香港餐飲、零售、酒店,以至汽車維修或增值服務。同時,為讓南下司機更好適應香港交通,據悉運輸署將提供小冊子和線上課程予南下司機。中國香港汽車會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政府進一步釐清政策細節,確保粵車司機的在港體驗,並看好“粵車南下”帶來的汽車經濟機遇,相信能讓內地車主領略香港百多年汽車文化,促進粵車車主在港消費。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兩地道路系統存在一定差異,除內地“左駕右行”,香港“右駕左行”是最顯著的差異外,兩地警告標誌、指示標誌的設計亦有分別,香港駕駛者北上時需習慣,反之“粵車南下”亦然。運輸署將為南下粵車司機提供小冊子和線上學習模式,李耀培表示,協會願意提供技術支援,他透露,“司機申請成功(南下名額)之後,運輸署會發一本小冊子,據瞭解這本書現在還在編制中,裡面會有一些資訊性信息,包括汽車會的緊急救援電話、商業拖車電話、夜間救援服務等,也會講解香港交通環境與內地有什麼不同。”
盼釐清南下客需否裝“易通行”
至於“粵車南下”的落地細節,李耀培希望特區政府在未來3個多月內進一步釐清,包括如何支付香港隧道費,是否要強制安裝“易通行”。
他指出,香港全線隧道已使用“易通行”,無需現金或停車繳費,為確保順暢融入香港交通環境,他認為,應強制要求每日可進入市區的100個粵車司機使用“易通行”系統。“他們過來要前往各區的景點,不可能不過海、不過隧道,如何畀錢呢?『易通行』是不用錢、不用管理費用,主要是和銀行戶口聯繫,對粵車車主不構成經濟負擔。如果真的要安裝,是不是也可以在廣東省設立一些『易通行』中心,提供協助?”
他並指出,“『港車北上』一般申請14天內,就會收到許可通知。『粵車南下』涉及的數量比較少,特別是進入市區每日衹有100個名額,是不是進度可以更快一些,例如7天就有結果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