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編譯:韓國應推進多重均衡國家戰略
http://www.crntt.hk   2025-07-19 01:06:09
  中評社首爾7月19日電(記者 崔銀珍編譯)在7月8日《中央日報》的專欄中,首爾大學教授、《中央日報》“重啟韓國”顧問委員崔昌熔(音)指出,在美國根據自身利益轉向多元化經濟安全合作、中國全力推動中華復興的國際格局下,韓國應擺脫“安美經中”等特定話語體系,積極拓展國家戰略格局,將戰略外延延伸至中東與南美地區。文章編譯如下:

  儘管韓國國內政治因總統彈劾與新政府成立而動蕩不安,主要國家卻紛紛根據“大轉型時代”的要求,調整自身的國家戰略。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於今年4月發布的報告“美國優先”百日行動,濃縮展現了特朗普政府在執政首百日內所推進的外交政策成果與戰略方向。該報告圍繞“美國優先外交政策”、“構建公平的經濟與貿易關係”等六大主題展開,並以一句話開篇:“我們花費的每塊美元,我們資助的每個項目,我們推行的每項政策,都必須基於對以下三個問題之一的回答:它是否讓美國更安全?它是否讓美國更強大?或者它是否讓美國更繁榮?”這句話可謂是美國至上主義與國家利益優先主義的高度體現。

  與此同時,習近平主席近期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及“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國際活動中的講話內容,清晰展現出中國對外戰略與特朗普政府的鮮明對比。中國宣布將擴大美國所縮減的海外援助與發展合作,並在氣候、環境與能源轉型領域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以“團結(Solidarity)、發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為支柱,中國將深化與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關係,並在氣候與環境等全球公共品領域,倡導多邊主義、國際合作與“公正轉型”的原則,明確表達了其進入國際社會普遍規範與制度體系的意圖。

  針對特朗普第二任期初期引發關注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預算削減85%(約800億美元)及既有援助項目的縮減,有觀點認為這將削弱美國的領導力與軟實力。此類看法雖有一定道理,但若深入審視美國國家戰略及未來走向,便可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僅憑援助預算的削減,便斷言美國影響力正在衰退,未免過於片面。報告所涵蓋的國家超過40個,美國將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等列為威脅或敵對國家,並採取先發制人的威懾戰略。與此同時,美國對巴拿馬等拉美國家推動“一帶一路”項目撤回,對伊拉克則為牽制伊朗而推進高達30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對非洲國家則著力構建戰略性礦產供應鏈。由此可見,美國正將因削減對外援助與國際組織分攤費用而騰出的可用資源,轉化為以雙邊為中心的選擇性經濟與安全合作戰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