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賴清德所謂“國家”邪說中的十處謬誤
http://www.crntt.hk   2025-07-15 17:05:20
 

  第四,荷蘭殖民者開啟了台灣的歷史嗎?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台灣之前,台灣少數民族與漢人就已在此居住很長時間,且有林道乾、林鳳、李旦、顔思齊、鄭芝龍等活躍於台灣進行東亞區域貿易。顔思齊率眾登島後,招徠漳泉移民,最早對台灣進行大規模有組織拓墾,因此被台灣民間尊為“開台王”。而荷蘭殖民者在台進行高壓統治和瘋狂掠奪,一直遭到台灣人民的堅決反抗,1652年還爆發了郭懷一領導的反抗殖民起義。賴清德為構建“台獨史觀”,把荷蘭殖民者侵占台灣作為“台灣全球化的開端”,將異族的殖民統治美化為“台灣歷史的起源”,不但篡改歷史,更是數典忘祖。

  第五,鄭成功收復與治理台灣的歷史事實為何?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結束了荷蘭人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在驅逐荷蘭殖民者過程中,鄭成功作為明朝的“國姓爺”傳遞出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堅強意志,對殖民者宣告“該島一向是屬於中國的”。根據史料,鄭成功登台後仿效明朝中央官制設制,明鄭自始自終皆奉南明為正朔。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大力推進台灣開發建設,恢復和促進了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承發展,為推動台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賴清德只字未提鄭成功對台灣作出的巨大貢獻,罔顧明鄭與祖國大陸的密切關係,謬稱其建立了“王國”,完全是不符史實的無稽之談。

  第六,清政府統一和治理台灣的歷史意義為何?清朝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後,開始集中精力處理明鄭政權割據台灣“反清復明”的問題,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領清軍兩萬餘人征台,獲“澎湖海戰”大捷,2個月後明鄭投降,台灣正式收歸清朝版圖。清政府治理開發台灣200多年,台灣從福建省的一個府升格為台灣省,由原來的邊陲海島一躍成為全國最先進的省份之一。賴清德對清政府統一與治理台灣200多年的歷史一筆帶過,不僅無視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從屬於中國中央政府的事實,還完全忽視清代對台灣的開發及清末台灣近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這種對歷史進行碎片化處理、任意切割取用的卑劣行為,根本站不住腳。

  第七,台灣人“反侵略”的意志究竟為何?從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灣開始,台灣同胞就武裝反抗殖民者。1895年日本強占台灣後,兩岸軍民奮勇自救,前僕後繼地開展武裝和非武裝抗日活動,抗戰爆發後,至少有5萬台灣同胞本著“欲救台灣必先救祖國”的信念,奔赴大陸投身抗日。所有的史料均能證明,他們“保家衛國”保衛的國叫“中國”,保衛的家叫“中華民族”,堅守的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賴清德卻將其包裝為所謂“台灣人守護台灣自己國家的意志”,將台灣同胞愛國愛鄉愛土的感情與“台獨”掛鈎,如此荒唐的邏輯,是對台灣人民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和為此犧牲的無數先烈的褻瀆和背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