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4日拍攝的第二十二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開營儀式上的文藝表演。(圖片來源:新華社) |
她將創業的階段性成就總結為“站在時代風口起飛”——“日咖夜酒”消費新業態托舉起自己的咖啡烘焙與調酒特長,依山傍湖的店鋪選址切中“奔縣游”新熱點,追尋自然生活和尋覓鄉愁的人潮則成為她的主要受眾……
“創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來大陸走走看看,才知道這裡有很多可能性。”劉仁說,去年年初在“皖南川藏線”自駕游時,結識了來自杭州的車友,懂經營、有品牌、善烘焙的幾人一拍即合,決定在熱門路線周邊開一家咖啡店。
眼下,“嘗到甜頭”的“兩岸合夥人”正忙著將更多“雄心壯志”付諸實踐。咖啡店附近的環島餐廳即將啟用,民宿等規劃也已提上日程。
大陸市場廣闊、發展潛力大、產業鏈完整,給無數兩岸青年打開了機遇之門。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鄭振清說,通過對2023年至2024年兩岸青年交流大數據分析,發現兩岸青年之間的交流和善意形成了正向反饋,其中蘊含著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
在“登陸”10年的台灣南投人陳俊豪看來,打拼創業不僅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更要傳遞積極向上的力量。
作為自媒體賬號“台灣好A在北京”的主理人,他用300多條視頻記錄下外賣小哥真實奮鬥的樣子,也會時常面對鏡頭告訴大家“敢想敢幹、百折不撓”……
“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分享兩岸生活,去傳遞正能量。”陳俊豪直言,“一些台灣青年或者他們的父母認為到大陸來工作必須得‘高大上’,但俗話講‘行行出狀元’。配送費、自媒體收入加上台灣面的線上銷售,我的月收入能有2萬多元。”
他認為,大陸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浪潮和經濟潛力帶來大量機會,能夠鼓勵人們去“闖”去“造”。“只要用雙手擁抱未來、創造價值,我們定能飛舞於時代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