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互聯網醫療科普亂象調查
http://www.crntt.hk   2025-07-15 17:23:20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 打開熱門網絡平台,不時有“婦科醫生”給男士T恤帶貨,“骨科醫生”推銷美容產品,“神經康復科”醫生侃侃而談食用益生菌的好處;還有人穿上白大褂、偽造專家資質,堂而皇之地向用戶推薦藥品。這些“假科普、真帶貨”的視頻,在老年群體中十分受歡迎。

  當前,隨著公眾健康意識增強,醫療科普領域熱度不斷提升。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網絡平台上本應傳遞專業知識、守護大眾健康的醫療科普,近來卻在流量裹挾下“變了味”:從“聳人聽聞”誤導受眾,再到利用“擦邊話題”博眼球,部分醫療從業者在平台上利用自身專業光環,以科普之名行“牟利之實”。種種行為不僅消解了行業公信力,更置患者健康於風險之中。

  明面科普,暗地里全是“生意”

  “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作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書,假借科普名義違規導醫導診,線上問診,線下引流,直播帶貨……”7月4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胡強強指出當前互聯網健康科普存在的問題,再次將長期存在卻未得到根治的醫療科普亂象拉回公眾視野。

  有數據顯示,在全國10.74億網絡視聽觀眾中,92.1%曾通過短視頻平台接觸健康科普內容,其中63%的觀眾已養成定期關注健康科普賬號的習慣。然而,熱潮背後也滋生了諸多亂象。

  在某短視頻平台,一位認證為神經康復科醫生的主播正在講解中風康復注意事項,直播間隨即彈出維生素膠囊的購買鏈接,顯示“限時促銷3瓶99元”。記者進一步搜索發現,這款維生素膠囊甚至都不屬於保健品,只是一款普通糖果。

  還有不少通過平台認證的醫生從事與本專業不符的所謂“健康科普”、推銷帶貨。記者注意到,有“婦科醫生”給男士T恤帶貨,“骨科醫生”推銷美容產品,“神經康復科”醫生侃侃而談食用益生菌的好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