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2025年2月8日)”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承擔著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定分止爭、維護公正的重要職能。為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改革,鍛造過硬隊伍,促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二、堅持和加強黨對審判工作的領導
(一)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審判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審判機關落實機制,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在審判工作中得到正確、有效執行。各級黨委要加強對審判工作的領導,定期聽取工作匯報,研究解決重大問題,保證黨中央關於審判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法委要指導、支持、督促人民法院在憲法法律規定的職責範圍內開展工作。
(二)加強審判機關思想政治建設。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全面加強人民法院思想理論武裝,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人民法院理論教育、政治輪訓的常態化必修課程。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自信、底氣和定力。堅持黨管幹部原則,把政治標準作為選配領導幹部的第一標準,選優配強各級人民法院領導班子。按照有關規定,做好上級人民法院黨組對下級人民法院領導班子的協管工作。加強各級人民法院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加強人民法院領導幹部交流任職和優秀年輕幹部培養使用。
(三)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各級黨委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嚴格落實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各級行政機關要增強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尊重司法權威。各級人民法院要自覺接受監督,依法公正行使審判權。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帶頭尊重和維護司法權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
三、以嚴格公正司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四)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黨委(黨組)國家安全責任制和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暴力恐怖、邪教犯罪、涉黑涉惡、涉槍涉爆、故意殺人、制毒販毒、個人極端等重大惡性犯罪,依法嚴懲電信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犯罪。完善各類案件中涉職務犯罪、黑惡勢力“保護傘”和其他違法犯罪線索的發現、移送、辦理和反饋機制,推進執紀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機銜接。
(五)完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嚴懲各類經濟犯罪,依法嚴懲貪污、職務侵占、行賄、受賄等腐敗犯罪,有力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完善產權司法保護機制,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依法適用財產保全和司法強制措施,避免對合法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完善在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產權、產品缺陷、環境污染等領域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健全有效防範、依法甄別糾正涉企冤錯案件機制。強化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加強破產審判工作,推動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依法審理數據產權歸屬認定、市場交易、權益分配、利益保護等糾紛,推動數據要素高效流通和交易。
(六)加強金融審判工作。依法嚴懲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非法集資、貸款詐騙、洗錢等金融領域違法犯罪,加強金融領域非法中介亂象協同治理,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完善數字貨幣、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跨境金融資產交易等新興領域金融糾紛審理規則。健全金融領域行政執法和司法審判銜接機制。
(七)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加大對關鍵前沿領域科技創新和商業秘密的司法保護力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健全知識產權領域行政執法和司法審判銜接機制,推動知識產權領域綜合治理。
(八)加強生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依法嚴懲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違法犯罪行為,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健全以生態環境修復為導向的司法責任承擔方式,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推進生態綜合補償。加強環境資源專業化審判機制建設。完善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審理程序和規則。推動跨部門協調聯動,加強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
(九)加強民生司法保障。加強家事、醫療、養老、就業、消費等民生領域司法保護,增進民生福祉。健全家事調查、心理疏導、判後回訪幫扶等家事審判方式,完善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妥善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促進形成平等、和諧、互信的醫患關係。探索推進涉老矛盾糾紛的預警、排查、調解工作。依法維護平等就業和勞動權利,嚴懲惡意欠薪,及時兌現農民工勝訴權益,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司法裁判規則。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
(十)加強未成年人權益司法保護。加強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化、綜合性建設。貫徹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原則。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的保護幫扶。做好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源頭預防和綜合治理工作,協同開展專門教育、專門矯治教育,對主觀惡性深、情節惡劣、危害嚴重的,堅決依法懲治。深化推進家庭教育指導、社會調查、社會觀護等工作。完善未成年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聯動協同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