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據大公網報導,粉嶺皇後山邨、山麗苑的食水早前出現瀝青等沉積物,特區政府調查後相信與坪輋路一段有瀝青塗層的水管有關,水務署前晚(12日)動員約200人,在坪輋路通宵進行新鋪設臨時喉管接駁工程,永久停用該段含瀝青塗層的水管,並在昨日清晨恢復供水。有皇後山邨居民表示,昨日早上扭開水龍頭見到水呈乳白色,稍微有點渾濁,但放水一段時間後便恢復正常。有區議員認為,政府反應迅速,以一個月時間便成功換掉含瀝青塗層的水管。
水務署回復《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更換水管後,會繼續將每天水質監測結果張貼於屋邨當眼處,將持續一段時間,讓居民安心飲用乾淨食水。\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伍軒沛
“大廈每日都貼有水質監測結果,我一直都留意著,沒有問題我就正常用水。”皇後山邨居民葉太昨日對大公報記者表示,上月食水已經清澈,沒有再出現黑點。
皇後山邨和山麗苑上月出現食水水質問題,引起社會關注,特區政府高度重視,行政長官李家超召開高層督導會,提出10項應對措施,包括更換涉事的400米喉管。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於上月7日實地視察後表示,今年內展開更換涉事喉管的工程。
如期兩周內加建臨時喉管
政府部門隨即與社區各界及道路使用者協調,水務署和承建商全速進行加建臨時喉管工程,如期在約兩星期時間完成,並於上周六晚上進行接駁喉管工序,包括關閉現有喉管閘掣、系統排水、於多個接駁點更換管件並焊接新喉管、分階段重啟閘掣,以及徹底衝洗相關供水系統。施工期間需要暫停供水,以把供水路線改道至新鋪設的臨時喉管,取代含瀝青塗層的水管。皇後山一帶住戶的食水及衝廁水均需要暫停,受影響地區包括皇後山邨、山麗苑、及位於沙頭角公路(孔嶺村至沙頭角墟)、坪輋路(孔嶺村至雲泉仙館)、五洲路、禾徑山路及鹿頸一帶的68條鄉村。
為盡快完成這些工序,縮短停水時間,水務署動員約200人,於前晚10時開始,通宵達旦進行臨時喉管接駁工程。昨日按計劃完成,受影響區域的供水於早上約8時陸續恢復,而皇後山邨及山麗苑有大廈水缸作為緩衝,供水於昨日早上7時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