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人畢依帆接受中評社採訪(中評社 陳思遠攝) |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陳思遠)在7月12日舉辦的“元宇宙探戡隊駐地創作展”兩岸青年文創藝術交流活動期間,策展人畢依帆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通過駐地創作活動,為兩岸文創藝術領域青年搭建線下交流平台,打破年輕人過度依賴線上交流的狀態。同時,她希望未來活動能走到山西、敦煌等地,繼續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讓新一代年輕人用自身思維重新認識和解讀傳統文化。
談及創辦兩岸青年文創藝術交流活動的初心時,身為台灣同胞、已在北京生活16年的畢依帆坦言,在深耕藝術策展領域並與大陸青年學生交流過程中,她深感兩岸青年需要一個打破虛擬隔閡的線下平台。她表示,如果文創藝術領域的青年能聚在一起面對面交流,一定很有意義。於是,“元宇宙探戡隊”在她的推動和策劃下應運而生。
“‘元宇宙’”對應青年人熟悉的線上生活,‘探戡隊’則強調線下的體驗與探索。”畢依帆特別解釋“戡”字的深意:“用這個字,是想傳遞在短時間內完成創作的挑戰感,這趟旅程不僅是認識朋友,更是認識自己、突破極限的過程。”
畢依帆介紹,前兩屆活動主題分別是前門、三山五園,今年聚焦胡同與四合院,選擇這一主題是因其更貼近生活。活動期間,兩岸青年頂著酷暑走訪鼓樓、中軸線、胡同博物館,走進尋常百姓家,在茶室、小院裡感受新一代胡同居民的生活氣息,在新舊融合中思考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三天探訪結束後,青年們需在4至5天內完成創作,呈現對胡同及線上線下生活的思考。
畢依帆表示,活動自舉辦以來,主題都與北京相關,她希望有機會能到山西、敦煌等更多地方,圍繞著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延伸,讓兩岸青年運用新一代的視角創作,為傳統文化解讀注入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