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場的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陳翊庭指出,當前地緣政治局勢動盪,全球資本都在尋求多樣化及穩定的投資機遇,促使債券通今年表現強勁,首5個月日均成交額達到近470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推出時增長30倍。
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透露,當局一直與內地監管機構合作,持續推動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目前相關的技術準備工作進展順利,力爭短期內公布實施細節,期望在清晰時間表下會有更多企業考慮發行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同時,在南下資金的帶動下,有望帶動以人民幣計價的港股交易規模一路往上。去年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總額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提升37%,顯示市場對人民幣資產需求強勁。人行:持續深化與港合作
展望未來,江會芬強調,人行下階段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擴大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深化與香港的務實合作,支持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市,並研究推出更多開放措施,包括建立一站式開戶平台及完善稅務安排,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翻查資料,截至今年5月,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已迎來超過70個國家與地區的1,169家國際投資者。同期,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在岸債券規模達4.35萬億元人民幣,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速約12%。
此前債券通北向通參與機構包括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券商、基金及保險公司等,但南向通只限銀行參與。截至今年5月,透過上海清算所及本港中央結算託管的北向通債券總量達4.35萬億元人民幣。Wind數據顯示,南向通債券託管餘額僅5,395億元人民幣。
專家:增離岸人民幣吸引力 有利點心債市場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宣布多項債券通優化措施,包括將債券通南向通境內投資者範圍擴大至券商、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優化債券通離岸回購業務機制安排。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相關舉措將直接加大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規模和交易量,提升市場活躍度,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