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抗聯老兵憶抗日事跡 台青年補抗戰歷史課
http://www.crntt.hk   2025-07-08 11:25:47
兩岸媒體人7日在哈爾濱聆聽抗聯老戰士王濟堂講述艱苦抗日的故事。(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據大公報報導,20多家兩岸媒體記者及網絡博主最近踏上龍江大地,參加“銘記歷史 共築和平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兩岸媒體龍江行活動,開啟了一場“銘記八秩歷史,共築和平未來”的探訪之旅。

  正值“七七事變”88周年紀念日,當天行程的重要一站,便是拜訪95歲高齡的東北抗聯老戰士王濟堂。這位歷經抗戰烽火的英雄,用自己的一生書寫著傳奇。他的故事,不僅是個人與侵略者鬥爭的英勇篇章,更是那段波瀾壯闊抗戰歷史的生動縮影。台灣媒體記者們懷著崇敬與好奇,走進王濟堂老人的世界,聆聽那段永不磨滅的抗戰記憶。

  東北抗聯老戰士王濟堂1930年6月25日出生於哈爾濱市道外區一個貧苦家庭。在那個動蕩不安、民生艱難的年代,他8歲便遭遇了喪母之痛,小小年紀就不得不隨大伯經營豆腐坊來維持生計。生活的困苦沒有壓垮這個堅強的孩子,反而讓他更加早熟和堅韌。

  1943年1月,對於王濟堂來說,是人生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經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十二支隊領導人張瑞麟批准,他加入了抗聯地下組織。從此,這個年僅13歲的少年,肩負起了沉重的使命,以半工半讀工人身份潛伏於三棵樹鐵路工廠,代號“小貓”。

  王濟堂加入抗聯地下組織後,迅速展現出了過人的機智和勇敢。他以鐵路工人身份為掩護,積極投身於破壞日軍鐵路擴軌計劃的行動中。當時,日軍妄圖將車鈎改為蘇聯式標準,以加強其軍事運輸能力。王濟堂深知這一計劃的危害性,於是通過消極怠工、拆卸關鍵部件等方式,巧妙地拖延了日軍的運輸計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