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突尼斯漢學家、翻譯家、出版人芙蓉表示“樂意向阿拉伯讀者講述精彩中國故事。”
“我與中國緣分頗深。”提起中國,第十八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獎者,突尼斯漢學家、翻譯家、出版人芙蓉臉上洋溢著自豪,“高中畢業後,我就在父親的鼓勵與期盼下選擇學習中文。父親當時很有眼光,他十分看好中國的未來發展。我聽從父親的建議,1999年起正式學習中文。”
此後,芙蓉越來越喜歡中國文化。“我試圖跨過語言的鴻溝,揭開中國這一古老國度的神秘面紗,感知其悠久燦爛的文明。”芙蓉在埃及獲得第一個博士學位後便來到中國,在北京語言大學獲得了第二個博士學位。在中國,她和朋友們結下深厚的友誼,度過了難忘的6年時光。
2014年,芙蓉離開北京回國生活。她在突尼斯迦太基大學擔任中文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中國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我發現突尼斯國內的書店很少出售有關中國的圖書。通過與讀者交流,我瞭解到,他們其實對中國圖書很感興趣,但囿於語言障礙等,關於中國的圖書市場沒有成長起來。”芙蓉說,“我感覺自己中文還不錯,於是萌生了一個想法:通過自己的行動在突尼斯推廣中國圖書並傳播中國文化。”
2016年,芙蓉與丈夫共同創辦了突尼斯東方知識出版社,主要致力於翻譯出版中國圖書,向突尼斯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讀者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
“在9年時間裡,我們引進並翻譯出版了80多種中國圖書,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歷史、社會等內容。這些譯作中,《鄭和與非洲》《中國道路與中國道理》《故宮史話》《破解中國經濟十大難題》等書籍為人熟知。我們還在阿拉伯國家的各種國際書展上展出多種優秀作品,深受當地讀者歡迎。”芙蓉微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