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在荷蘭海牙,安保部隊在北約峰會外執勤。(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日前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一場發布會上,北約秘書長呂特與媒體記者的一番交鋒耐人尋味。
記者提問,鑒於美國近期轟炸伊朗核設施的行動明顯違反國際法,北約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對俄羅斯的批評是不是虛偽?對此,呂特回答:“我完全不同意你的判斷……”
很明顯,面對記者對北約“雙標”的質疑,呂特表現出對美國的袒護與迎合。作為北約秘書長,呂特的態度也折射出歐洲盟國在面對美國強勢做派時的無奈與退讓。實際上,自特朗普開啟新任期以來,跨大西洋關係裂痕持續加深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本次峰會無論是會期安排,還是議程設置,都表現得像一場迎合美國、粉飾團結的表演。路透社評論說:“海牙峰會上,北約使出渾身解數讓(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興,以維持聯盟團結。”
此次峰會在美國最重視的軍費問題上取得重要進展。根據25日發表的峰會宣言,北約成員國領導人就未來軍費支出目標達成一致,決定在2035年前將年度國防開支提高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其中3.5%用於核心軍費支出,1.5%用於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和網絡安全等。
表面上的團結難以掩蓋聯盟內部深層的結構性裂痕。在北約問題上,美國真正關心的是如何以最低成本謀求自身霸權利益最大化,而歐洲國家關心的則是如何擁有安全的戰略環境並實現戰略自主。這一矛盾也反映在本次峰會增加軍費開支這一最突出“共識”上。特朗普聲稱,美國無須遵守5%的目標,但同時要求其他盟國必須履行義務,如此“雙標”令不少歐洲國家敢怒不敢言。
另一方面,歐洲國家咬牙猛增軍費,主要受益方恐怕是美國軍工複合體。有人算過,歐洲若普遍達到峰會宣布的軍費開支目標,每年額外投入的軍費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洛克希德·馬丁、雷神、波音等美國軍火巨頭,早已張開饕餮之口,等待著這場由歐洲納稅人埋單的盛宴。有媒體分析稱,提升軍費開支與其說是歐洲自主防務能力的提升,不如說是一場規模空前、定向輸美的財富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