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輸及物流局公布的物流業ESG路線圖。(圖片來源:運輸及物流局Fb圖片) |
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據文匯網消息,在全球對可持續發展日益重視的大背景下,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昨日發布《物流業ESG發展路線圖》,為香港物流中小企業提供清晰指引及發展路線圖,協助企業遵循國際“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路線圖》提出由今年起至2027年分三階段進行,協助企業建立收集和報告ESG數據的能力,從而達至當前最嚴格的國際ESG披露要求。政府並推出資助計劃,包括由政府與企業以二比一的配對原則資助科技應用項目,每間企業資助上限200萬港元;申請者修讀預先核准的非牟利或自資課程,可報銷八成課程費用,每人上限3萬元等。業界指出,ESG是大勢所趨,路線圖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物流樞紐的地位。
《路線圖》指出,ESG作為一個快速演進的框架,旨在衡量企業在環境保護(如減少碳排放)、社會責任(如員工福祉)及管治能力(如透明度與合規)三大範疇的表現,是全球貿易及物流業發展的大趨勢。香港企業在ESG表現上參差,大型企業,特別是上市物流公司,普遍認同ESG的價值,已將ESG融入日常營運。非上市大型企業雖主動性較低,但也因客戶及合作夥伴需求實施ESG措施。
增資助與培訓 推動落實標準
反觀中小型物流企業,對ESG的認知及執行度相對偏低,受限於培訓不足及資源匱乏,多採觀望態度,認為ESG成本高且回報不明。部分企業更表示,除非法律強制,短期內無意採取行動。
《路線圖》提出今年起至2027年分三個階段,為物流中小企業建立收集和報告ESG數據的能力,包括提高物流中小企業對ESG原則及國際ESG要求的認知,通過推廣活動及培訓課程,幫助企業認識ESG的核心價值及其對業務發展的影響,並推廣政府為物流業設立的資助計劃。
資助計劃中,“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資助先導計劃”政府與企業以2:1配對原則資助科技應用項目,包括ESG科技方案及顧問服務,每家企業資助上限200萬港元;“智慧及綠色物流專業培訓計劃”資助合資格申請人修讀預先核准的非牟利或自資課程,報銷八成課程費用,每人上限3萬元;“物流推廣資助計劃”則全額資助本地推廣項目,最高達項目總開支100%,以提升物流業智慧、創新及專業形象。
|